题目:
(2010·崂山区模拟)回顾实验和探究: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完成该实验的主要器材是
B、C、G、H
B、C、G、H
;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要选择实验器材
E
E
.(均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由如图(2)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
15
cm.若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光屏可移动),则蜡烛应置于透镜左边
15cm~30cm
15cm~30cm
范围处(用光具座上的刻度表示),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幻灯
幻灯
机上.
(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水在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3)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
98℃
98℃
;若继续加热2min,温度计的示数
不变
不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温度计周围的“白气”是
水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
水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
形成的.
答案
B、C、G、H
E
15
15cm~30cm
幻灯
98℃
不变
水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
解:
(1)根据实验要完成的任务,确定需要的器材为: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光屏.
(2)如图(2)中平行光会聚的位置即焦点,这一点与凸透镜的距离为60cm-45cm=15cm,故凸透镜焦距为15cm;凸透镜在50cm刻度处,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物距条件是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50cm-30cm=20cm,50cm-15cm=35cm,故物体在20cm~35cm刻度处;幻灯机是这一成像特点的应用.
(3)首先认清分度值是1℃,液柱上表面在90℃上面8个格处,故读作98℃;沸腾时温度不变,故温度计示数保持98℃不变;白气是水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
(1)B、C、G、H;E.
(2)15;15cm~30cm;幻灯.
(3)98℃;不变;水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
考点梳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为准确找到像的位置,要用玻璃板代替镜子;为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要选择两只蜡烛,而且是完全相同的蜡烛;为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要选用刻度尺;为验证实像虚像要选用光屏.
(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生活中的幻灯机、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读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就是此时水的沸点;水沸腾时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人们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此题与以往的题目不同,此题是让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自己选择实验所需的器材,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掌握这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及读数,掌握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液化的概念.
实验题;学科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