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0·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
(1)叶子和小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
①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②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
光屏
光屏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性质;
③然后再分别改变物距2种情况,重复以上操作,观察成像情况;
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表.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放大 倒立 实像 投影仪
u<f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2)小雨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70 76 82 89 94 100 100 100 100
由上表可知,水的沸点是
100
100
℃.沸腾过程中,观察到水要不断
热,但温度不变.
(3)叶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曰,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无法承接到玻璃板前面蜡烛A的像.实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答案
同一高度

光屏

100



解:(1)①在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上便于观察,就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②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要观察此时的成像情况,就需要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④表格中告诉的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已及成像的性质,可以确定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的应用.是制成了照相机.
利用表格中告诉的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确定此时的物距为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2)液体沸腾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不变的温度是100℃,因此确定水的沸点是100℃.
(3)根据题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能够看到,却不能成在光屏上,根据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1)①同一高度;②光屏;④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照相机 
2f>u>f  放大 倒立 实像 投影仪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放大镜
(2)100; 吸;(3)虚.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①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就要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②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是时,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此时光屏的位置不一定正好在像的位置,为了在光屏上得到像,就需要调整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④根据表格中告诉的信息,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来填写表格中的空白.
 (2)当液体沸腾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沸点指的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根据表中数据可观察到水的沸点.
(3)平面镜成的像能够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由此可知该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从而确定该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液体沸腾、平面镜成像的基础知识的识记,题目的难度不大,掌握住基础知识就可解决此题.
实验题;简答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学科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