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1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D
D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
光屏的中央
.
(3)如图2所示,经过调节后,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应为
倒立
倒立
(倒立/正立)、
缩小
缩小
(放大/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远离
远离
(远离/靠近)透镜.
答案
D
同一高度
光屏的中央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远离
解:(1)凸透镜正对阳光,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该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在焦点左右的光点不是最小最亮的,测量的焦距偏大或偏小,如下图:

当测量距离为L时,焦距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故选D.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3)由图2可知,物距在大于2倍焦距,因此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这是因为: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去掉凸透镜的时候,光线会聚的弱,所以应该使光屏远离透镜.
故答案为:(1)D;(2)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3)倒立;缩小;照相机;(4)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