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青果学院
(1)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1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D
D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光屏的中央
光屏的中央

(3)如图2所示,经过调节后,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应为
倒立
倒立
(倒立/正立)、
缩小
缩小
(放大/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远离
远离
(远离/靠近)透镜.
答案
D

同一高度

光屏的中央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远离

解:(1)凸透镜正对阳光,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该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在焦点左右的光点不是最小最亮的,测量的焦距偏大或偏小,如下图:
青果学院
当测量距离为L时,焦距可能大于L,也可能小于L,故选D.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3)由图2可知,物距在大于2倍焦距,因此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这是因为: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去掉凸透镜的时候,光线会聚的弱,所以应该使光屏远离透镜.
故答案为:(1)D;(2)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3)倒立;缩小;照相机;(4)远离.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太阳光可看做是平行光,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经过折射后会聚到焦点,若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或大于焦距的距离,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都不是最小的.
(2)进行实验时,应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并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
(3)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进行分析,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4)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像提起会聚,戴上远视眼镜,像的位置靠近凸透镜.所以取下远视眼镜,光屏要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及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特别是(4)难度较大,若光线与原来相比发散,则像远离凸透镜;若光线与原来会聚,则像靠近凸透镜.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