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小红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
凸透镜的中心
凸透镜的中心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远离凸透镜的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缩小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倒立、放大的实
倒立、放大的实
像.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45cm刻度线处,小红从透镜的
右
右
(选填“左”、“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
放大
放大
镜.
(5)若小红在做实验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物距小于或等于1倍焦距(或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物距小于或等于1倍焦距(或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
答案
凸透镜的中心
缩小
倒立、放大的实
右
放大
物距小于或等于1倍焦距(或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解:(1)在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
(2)由题意知,此凸透镜的焦距f=10cm,则2f=20cm.
若将蜡烛置于20cm刻度处,则物距u=50cm-20cm=30cm>2f.
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
(3)若将(2)中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则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若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处,则物距u=50cm-45cm=5cm<f,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像和蜡烛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需在右侧通过透镜观察;
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可能原因是物距小于或等于1倍焦距或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故答案为:(1)凸透镜的中心;(2)缩小;(3)倒立、放大的实;(4)右;放大;(5)物距小于或等于1倍焦距(或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