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青果学院
(1)实验时,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2)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60cm~70cm
60cm~70cm
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照相机
照相机

(3)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若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
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

(4)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眼睛应在什么位置朝着什么方向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答:
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
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

答案
同一高度

60cm~70cm

缩小

照相机



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

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

解:(1)实验时,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物距u=50cm-20cm=30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所以光屏在60cm~70cm刻度范围内移动.
(3)①苍蝇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其它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②凸透镜成实像时,光线会聚在实像处,没有光屏阻挡,光线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所以眼睛能看到这个像.
(4)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物距u=50cm-45cm=5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要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才能看到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60cm~70cm;缩小;照相机;(3)能;能;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4)在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3)①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
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②凸透镜成实像时,光线到实像处,没有物体阻挡,光线继续向前传播进入人的眼睛.
(4)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
(1)凸透镜成实像时,无论遮住凸透镜的上部、下部、中间,都不能改变像的大小,但是像变暗,凸透镜遮住的越多,像越暗.
(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3)本题是蜡烛、凸透镜处于某一刻度处,不是物距,这点容易出现错误.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