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前应先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上.若它们的位置固定不动,移动光屏,在屏上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其原因是
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
(2)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乙),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10cm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3)实验完成后,一个同学根据课前收集到的一些资料,提出了两个与实际联系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请帮助解决.
①投影仪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为什么看电影时观众看到的是正立的?
答:
电影片是倒立放置的.
电影片是倒立放置的.
②某校毕业班同学照集体相时,发现在照相机的毛玻璃上还有些同学没有照到,如果学生的位置不动,应将照相机
远离
远离
(“靠近”或“远离”)该毕业班的同学,并将照相机的镜头
后缩
后缩
(填“前伸”或“后缩”).
答案
同一高度
不能
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10cm
电影片是倒立放置的.
远离
后缩
解:
(1)根据实验的要求,并且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根据图示,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用光屏接收不到.
(2)根据图象,物距u和像距v相等时,它们都等于20cm,即u=v=20cm,因此,f=
u=10cm.
(3)电影屏幕上的像相对于物是倒立的,因此屏幕看是正立的像,电影片是倒放的;照相时,毛玻璃上有同学没有照到,要把像调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原则,把照相机远离被照的人群,把镜头与胶片靠近,即镜头向后缩.
故答案为:
(1)同一高度;不能;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2)10cm.
(3)①电影片是倒立放置的;②远离;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