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如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提出的探究问题是:
像的虚实、正倒、大小
像的虚实、正倒、大小
物距
物距
有什么关系.
(2)实验时,首先要记录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然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蜡烛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上.
(3)实验中需要测量和记录的物理量是
物距
物距
像距
像距

(4)如图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10
cm.
(5)保持蜡烛位置不动,把凸透镜从距蜡烛一倍焦距处向蜡烛移动2cm,可以从
光屏一侧
光屏一侧
(选填“光屏一侧”或“光屏另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
放大
放大
的虚像.
答案
像的虚实、正倒、大小

物距

焦距

同一高度

物距

像距

10

光屏一侧

放大

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首先提出问题:成像情况是如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那么可进行猜想,如:①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②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③什么时候成正立的像,什么时候成倒立的像等….
所以可以题目的探究问题应该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的关系是什么.
(2)此题主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首先要知道这个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将烛焰的中心、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到同一高度,这样才能保证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然后改变蜡烛的位置来观察像的性质,并记录物距和像距的数值,最后分析得出结论.
(4)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u=v=2f=20cm,则f=10cm.
(5)如图所示,当把凸透镜从距蜡烛一倍焦距处向蜡烛移动2cm时,u<f,蜡烛在焦点之内,会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像的虚实、正倒、大小;物距.
(2)焦距;同一高度.
(3)物距;像距.
(4)10.
(5)光屏一侧;放大.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根据探究的实验目的,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从而确定探究问题.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要探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因此实验时首先要明确该透镜的焦距;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整三者的高度;然后通过改变蜡烛的位置来观察像的性质;
(4)凸透镜成像时,u=v=2f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5)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1)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实验中的细节问题,比较简单,但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因此课堂上应边做实验边强调一些.
(2)凸透镜成像时,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知道物距、或知道像距、或知道物距和像距的和,求凸透镜的焦距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