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小明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所示,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凸透镜,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会聚
会聚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
11
cm.
(2)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高度
高度
,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下图是小明得到一个清晰像的某次实验,则该像是一个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人们使用的
照相机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当光屏上所成的像清晰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烛焰之间,结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他应当
向右
向右
移动光屏.
青果学院
答案
会聚

11

高度

缩小

照相机

向右

解:(1)如图,平行光能会聚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41cm-30cm=11cm.
故答案为:会聚;11.
(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故答案为:高度.
(3)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照相机.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放在凸透镜与烛焰之间,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使原来会聚的像推迟会聚成像,因此光屏要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向右.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光心和焦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成实像时:
①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②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③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4)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就是使会聚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会聚的光线推迟会聚.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成像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综合性比较强,是中考考查的热点.
实验探究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