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现有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四种器材,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
刻度尺
刻度尺
.实验前应先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同一水平高度
同一水平高度
(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10
10
cm.
(3)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1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物体,应将物体向
上
上
(填“上”、“下”)调节.
(4)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2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些,他应把蜡烛向
右
右
(左/右)侧移动,同时使光屏离凸透镜更
远
远
(远/近/不变)一些.
(5)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于
a
a
点时,屏上出现缩小的像,此成像规律应用在
照相机
照相机
上(填一种器材名称).当蜡烛位于
d
d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
(6)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前面
前面
(选填“前面”或“后面”).
答案
刻度尺
同一水平高度
10
上
缩小
右
远
a
照相机
d
前面
解:(1)实验中还需要用到刻度尺测量像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实验中需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使三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其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最小最亮的光斑处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所以f=10cm;
(3)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像向下移动,其它条件不变,则应将蜡烛向上移动;
(4)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25cm 处,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要使像更大,应减小物距,把蜡烛向凸透镜即右侧移动,同时像距变大,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5)由图知,a在2被倍焦距之外,成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d点处于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6)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取下近视眼镜,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故答案为:(1)刻度尺;同一水平高度;(2)10;(3)上;(4)缩小;右;远;(5)a;照相机;d;(6)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