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2)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像是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1 30 15 缩小
2 20 20 等大
3 14 35 放大
4 10 / 不成像 /
5 8 / 放大
①分析1、2、3、4、5次实验的数据可知:a.
u>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
u>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
;b.
f<u<2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
f<u<2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
;c.
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
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在第5次实验中,应该是从
光屏
光屏
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
蜡烛
蜡烛
这一侧所成的放大的像(都是选填“光屏”或“蜡烛”).
③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用手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猜一猜,光屏上的像可能会有什么变化?
仍是一个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仍是一个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答案
同一高度

u>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屏

蜡烛

仍是一个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解:(1)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烛焰的像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①分析1、2、3、4、5次实验的数据可知,u>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时,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不成像;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所以在第5次实验中,应该是从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蜡烛这一侧所成的放大的像.
③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①u>2f时,倒立缩小的实像;f<u<2f时,倒立放大的实像;u<f时,正立放大的虚像;②光屏;蜡烛;③仍是一个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调节三者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①根据物距与焦距以及的像性质分析,②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③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1)凸透镜成实像时,无论遮住凸透镜的上部、下部、中间,都不能改变像的大小,但是像变暗,凸透镜遮住的越多,像越暗.
(2)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是判断像位置的最佳方法.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