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器材中,传统的发光物体为燃烧的蜡烛,光屏为普通的白纸板.小明同学对它们进行了改进:他在有方格的白纸板上装了6个发光二极管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实验时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若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向
靠近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直到
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为止.
(2)本实验中改进的发光物体和光屏与传统的相比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
答案
靠近
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解:(1)若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即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即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为止.
(2)这种发光体的亮度大,成的像更清晰,同时其形状规则,利用方格纸更容易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故答案为:(1)靠近;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2)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