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这条直线上如图所示.
将蜡烛和透镜固定在图6所示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始终看不到烛焰在光屏上成像,原因可能是
蜡烛、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蜡烛、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和透镜在原来图中的位置,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
倒立
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
缩小
缩小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
减小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再增大光屏到透镜的距离.
答案
蜡烛、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高度
倒立
缩小
减小
解:(1)若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则烛焰的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无法观察像的性质.
已知,f=10cm,由图可知:u=60cm>2f,所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倒立;缩小.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进像远像变大可知,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再增大像距.
故答案为: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