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9·崂山区模拟)回顾实验和探究:
(1)小雨和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5cm,然后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开始实验:
①凸透镜的焦距是
15
15
cm;青果学院
②实验中,小雨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上图中a、b、c、d各点,移动光屏,发现放在
a
a
处,光屏上清晰的像最小,应用制成
照相机
照相机

(2)为了验证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小雨找来两个相同烧杯,分别装上等质量的热水、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的
底部
底部
(填“中部”或“底部”)滴入两滴墨水,发现
热水
热水
很快变色了,这个实验说明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答案
15

a

照相机

底部

热水

解:(1)①根据凸透镜测焦距的定义,此时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5cm即为焦距;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由图可知,放在a处,光屏上清晰的像最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①15;②a;照相机.
(2)因为物体的温度越高,构成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扩散越快;所以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的底部滴入两滴墨水,发现热水很快变色了.
故答案为:底部;热水.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扩散现象.
(1)①凸透镜的焦距是指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
②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了这个规律.
(2)根据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来解答此题.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
实验题;图析法;转换法.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