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美国人凯文·朔普费尔设计出了一种能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如图1所示),漂浮城市装有动力装置,可以运动.该漂浮城市三角形建筑的主体结构中央是空的,风能从中通过,可以确保当飓风来临时,把飓风对建筑的破坏降至最低.该漂浮城市高达360m,占地270万平方米,可容纳4万多居民.酒店、超市和娱乐设施,在这里一应俱全.漂浮城市的表面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8.0×108W.
青果学院
(1)漂浮房冬暖夏凉,利用了水
比热容大
比热容大
的特性.
(2)若三角形建筑空洞的面积为2.0×104m2,某次飓风垂直于空洞的表面吹入,1s内流入空洞的空气质量是1.92×106kg,该地的空气密度是1.2kg/m3.则飓风的风速是
80
80
m/s.
(3)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只用来提供推动漂浮城市前进所需的能量,漂浮城市在平静的水面上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从某一时刻开始,漂浮城市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甲所示,漂浮城市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乙所示.
①从第50s钟到100s钟内牵引力做的功为
2×1010
2×1010
J.
②漂浮城市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多少?
答案
比热容大

80

2×1010

解:(1)在相同情况下(质量或温度变化量)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温度变化小,即达到冬暖夏凉,所以利用的是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2)∵ρ=
m
V
,m=1.92×106kg,ρ=1.2kg/m3
∴空洞内空气的体积为:
V=
m
ρ
=
1.92×106kg
1.2kg/m3
=1.6×106m3
而空洞的面积为S=2.0×104m2
∴空气移动的距离为:
L=
V
S
=
1.6×106m3
2.0×104m2
=80m,
又∵t=1s,
∴飓风的风速为:
v=
L
t
=
80m
1s
=80m/s;
(4)①从速度v与时间t图象乙上看出,50s到100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即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与拉力F大小相等,
从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甲,50s到100s时,拉力F=8×108N,
由速度与时间图象甲可知,50s到100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v=0.5m/s,
而t=100s-50s=50s,
∴牵引力F做的功为:W=Fs=Fvt=8×108N×0.5m/s×50s=2×1010J.
②η=
W
Q
×100%=
Fs
Pt
×100%=
8×108N×0.5m/s×t
8.0×108W×t
=50%.
故答案为:
(1)比热容大;
(2)80;
(3)①2×1010;②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50%.
考点梳理
密度公式的应用;功的计算;太阳能的其他相关计算.
(1)因水的比热容最大,所以在质量或温度变化量相同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温度变化小,即达到冬暖夏凉.
(2)知道1s流入空洞的空气质量和空气密度,可利用公式V=
m
ρ
计算出空洞内空气的体积,知道空洞的面积,可利用公式L=
V
S
计算空气移动的距离,又知道运动的时间,可利用公式v=
s
t
=
L
t
计算风速;
(4)①从速度v与时间t图象乙上看出,当50s到100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甲,根据二力平衡求出摩擦力大小;从速度v与时间t图象乙上看出,50s到100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此时物体的运动速度,知道拉力F的大小,从而可利用公式W=Fs=Fvt计算拉力F做的功;
②设时间为t,知道漂浮城市在匀速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牵引力F,从而可以利用公式W=Fs=Fvt计算牵引力做的功,知道接收太阳能的功率,可利用公式Q=Pt计算吸收的太阳能,再利用公式η=
W
Q
×100%计算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通过一个漂浮房的设计,涵盖了有关比热容、能的转化、机械效率的知识,并且还以一个F-t图象,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要求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点充分掌握的同时,还要对日常生活有一定经验.
计算题;其他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