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的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
(1)其中B应该放置
凸透镜
凸透镜
.还要先测定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
(2)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要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
(3)器材装好后,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固定了B,但无论怎样移动A和C,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原因可能是
①物体距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物体不成像;
②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①物体距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物体不成像;
②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
答案
凸透镜
焦距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①物体距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物体不成像;
②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解:(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分居凸透镜的两侧,所以凸透镜在中间,故B点放置凸透镜.
因为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像的性质是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来确定的,因此,实验时,首先要测定图透镜的焦距.
故答案为:凸透镜;焦距.
(2)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首先要调整蜡烛和凸透镜高度,最后移动光屏,需要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故答案为: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物体此时距透镜的距离有可能恰好为一倍焦距,此时物体不成像.所以光屏上没有清晰的像.
物体此时距透镜的距离有可能小于一倍焦距,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由于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光屏上也不会有清晰的像.
物体此时的距离即使大于一倍焦距,成实像,若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此时光屏上也不会有清晰的像.
故答案有以下三种可能:①物体距透镜的距离为一倍焦距,物体不成像;
②物体距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③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