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3·扬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左/右)移.
答案

放大



解:(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透明向下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①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需将光屏向左靠近凸透镜.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左远离凸透镜.
故答案为:(1)下;(2)放大;左;(3)左.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如图,像在光屏的上方,说明像比较靠上,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透镜要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或烛焰向上移动.
(2)①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光屏上能接到的像是实像,光屏上不能接到的像是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3)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此时在凸透镜的前面放一个凹透镜,要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光屏远离凸透镜,或烛焰远离凸透镜.
(1)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以及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2)正确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发散小一些的光线;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平行光线变得发散,发散的光线变得更散.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