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各组使用相同的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小华所在的小组实验操作规范,测量准确,该小组实验记录如表:
(1)请你根据上表信息,求出凸透镜的焦距f=
10
10
cm
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1 |
30 |
15 |
倒立、缩小的实像 |
2 |
25 |
16.7 |
|
3 |
20 |
20 |
倒立、等大的实像 |
4 |
15 |
|
倒立、放大的实像 |
5 |
5 |
|
正立、放大的虚像 |
(2)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序号4中像距为
30
30
cm.
(3)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远离
远离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大小不变的光斑
大小不变的光斑
.
(5)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8cm的位置时,发现无论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
异
异
(“同”或“异”)侧.
答案
10
倒立、缩小的实像
30
远离
大小不变的光斑
异
解:(1)因数据3中像是等大的实像,则这时物距20cm是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所以焦距f为10cm;
(2)表中实验序号2中,因25cm>2f,所以像的性质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序号4中因物距15cm在2f和15cm之间,所以像距大于2f,根据序号1的数据和光的可逆性,像距为30cm;
(3)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根据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的原则可知:光屏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小华所在的小组把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此时经过凸透镜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所以无论光屏怎样移动,都会在光屏上出现与凸透镜等大的光斑.
(5)当把蜡烛调到距离透镜8cm的位置时,即蜡烛放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这个虚像,像和物同侧,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异侧.
故答案为:(1)10;
(2)倒立、缩小的实像;30;
(3)远离;
(4)大小不变的光斑;
(5)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