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小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亮点
亮点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10cm
10cm
(填“5cm”或“10cm”).
(2)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
高度
高度
,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
中央
中央
,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
60-70
60-70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
清晰
清晰
为止.
(3)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小捷将蜡烛移至光具座10cm处后,再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缩小
缩小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4)如果将光源移至5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虚像
虚像
(填“虚像”或“实像”).
答案
亮点

10cm

高度

中央

60-70

清晰

缩小


虚像

解:(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首先要找到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便为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因为凸透镜的焦矩f=10cm,透镜在“50厘米”刻度处,蜡烛在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即u=30cm,u>2f,此时,2f>v>f,所以应在60~70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并且直到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才算找到像的位置.
(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10cm处,物距u=40cm>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果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则物距变大,像距应变小,将光屏向凸透镜靠近,即向左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实像;
(4)如果将光源移至5cm处,物距小于焦距,所以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1)亮点;10cm;(2)高度; 中央;60-70;清晰;(3)缩小; 左;(4)虚像.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焦点和焦距的概念: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由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粗略测量薄透镜的焦距时,可以测出从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中央.
首先确定物距的范围,根据物距大于2f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进行分析;
(3)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像距也会减小;
(4)当物距小于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焦距的测量及对实验的操作能力,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做到灵活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