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
成在光屏的中央
成在光屏的中央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中的a、b、c、d、e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a点时,屏上出现
倒立
倒立
、
缩小
缩小
的
实
实
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应用于
照相机
照相机
.
(2)蜡烛放在c点时,屏上出现
倒立
倒立
、
放大
放大
的
实
实
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应用于
投影仪
投影仪
.
(3)蜡烛放在
e
e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可以观察到
放大
放大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虚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应用于
放大镜
放大镜
.
(4)若将蜡烛由a点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是
像变大
像变大
.
答案
成在光屏的中央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倒立
放大
实
投影仪
e
放大
放大镜
像变大
解:为了保证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则焰心、光心及光屏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
(1)由图可知:蜡烛放在a点时,此时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以应用于 照相机.
(2)由图可知:当将蜡烛放在c点.此时2f>u>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果将蜡烛放在e点,此时u<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与物体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利用了此原理.
(4)烛焰从a移到d的过程中,物距不断减小,则像距不断变大,像的大小将变大.
故答案为:成在光屏的中央.
(1)倒立;缩小;实;照相机;(2)倒立;放大;实;投影仪;(3)e;放大;放大镜; (4)像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