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5
15
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
上
上
(填“上”或“下”)移动.
(3)蜡烛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倒立
倒立
、
缩小
缩小
的像,此成像规律应用在
照相机
照相机
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4)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
c
c
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
投影仪
投影仪
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5)如果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9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
正立
正立
、
放大
放大
的像,此成像规律应用在
放大镜
放大镜
上(填一种器材名称).
(6)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会
变暗
变暗
(选填“变亮”“不变”“变暗”“只能看见一半”)
答案
15
上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c
投影仪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变暗
解:(1)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60cm-45cm=15cm.
(2)为使所成像能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由于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上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
(3)由于蜡烛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的位置,所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4)由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可知,此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f<u<2f时,由图可知,c点正好在f和2f之间;其应用是投影仪;
(5)如果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9cm,此时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应用是放大镜;
(6)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照射到硬纸片上的光线不能折射到像点,但透镜的其它部分仍有折射光线的作用,所以在光屏上仍可以成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折射到像点的光线比原来减少了,像比原来变暗了.
故答案为:(1)15;(2)上;(3)倒立;缩小;照相机;(4)c;投影仪;(5)正立;放大;放大镜;(6)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