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
15
15
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5cm处,则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
倒立、缩小的实
倒立、缩小的实
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
倒立、放大的实
倒立、放大的实
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
正立、放大的虚
正立、放大的虚
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5cm处,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
15

倒立、缩小的实

倒立、放大的实

正立、放大的虚

解:如图,物距为u=40cm-10cm=3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2f,所以2f=3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5cm处,物距为u=40cm-5cm=35cm,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0cm处,物距为u=40cm-2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物距为u=40cm-3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25cm处,物距为u=40cm-25cm=15cm,光线平行射出,折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不能会聚成像,所以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
故答案为;15;倒立、缩小的实;倒立、放大的实;正立、放大的虚.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首先根据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2)求出物距,根据凸透镜焦距和物距之间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题目中蜡烛在某刻度处,而不是蜡烛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学生容易混淆这两个量,注意区分.
实验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