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条件”实验中:
(1)提供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还缺少的是
刻度尺或光具座
刻度尺或光具座

(2)实验中要调整
凸透镜、光屏、烛焰
凸透镜、光屏、烛焰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蜡烛放在适当位置,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明亮的烛焰的像,观察光屏上的像是
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
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
,测出
蜡烛到凸透镜
蜡烛到凸透镜
的距离,并与焦距、二倍焦距相比较.
(4)如果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是20cm,①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大于40cm
大于40cm
的地方;②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5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变大
变大
,像的大小
变大
变大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③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蜡烛应该放在离凸透镜
小于20cm
小于20cm
的地方.
答案
刻度尺或光具座

凸透镜、光屏、烛焰

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

蜡烛到凸透镜

大于40cm

变大

变大

小于20cm

解:(1)此实验中,要测量物距和像距,所以还需要用到刻度尺或光具座.
(2)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在实验中,要观察光屏上像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的;测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与焦距和二倍焦距进行比较;
(4)①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物距应大于2f,所以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大于40cm的地方;
②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5cm的地方,物距减小,成的像将变大,像距也变大;
③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物距应小于焦距,所以蜡烛应该放在离凸透镜小于20cm的地方.
故答案为:(1)刻度尺或光具座;(2)凸透镜、光屏、烛焰;(3)正立还是倒立、放大还是缩小;蜡烛到凸透镜;(4)①大于40cm;②变大;变大;③小于20cm.
考点梳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是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所以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刻度尺(或光具座)测量物距、像距.
(2)在实验中,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置跟烛焰中心的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
(3)成像特点包括:虚实、放大或缩小、倒立和正立几方面,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成像的这几点.
(4)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f和2f之间,应用是照相机;
当物距等于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2f;
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f,应用是幻灯机或投影仪;
当物距小于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反映了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不仅要掌握实验的目的和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更需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平时自己进行更深的归纳总结,才能做到灵活应用.
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