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测出此凸透镜焦距约是多少?
(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处,当光屏在光具座60~70cm间的某位置时,光屏将接到烛焰的像,该像与物比较有什么特点?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
答案
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故该透镜的焦距是10cm.
(2)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在15cm处时,物距为50cm-15cm=35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像机的原理.
答:(1)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像头).
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故该透镜的焦距是10cm.
(2)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体在15cm处时,物距为50cm-15cm=35cm,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像机的原理.
答:(1)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2)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