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0·常德)(1)图甲中木块A的长度为
2.41
2.41
cm.
青果学院
(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乙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青果学院
(3)请在图丙中画出F1、F2的力臂L1、L2
青果学院
(4)图丁是奥斯特曾经做过的实验,观察比较图中的a与b,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或电流周围有磁场)
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或电流周围有磁场)

青果学院
答案
2.41

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或电流周围有磁场)

解:(1)使用刻度尺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刻度线垂直.此刻度尺的1大格表示1cm,里面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0开始,因此该木块的长度为2.41cm;
(2)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因此该透镜起发散作用,为凹透镜:
(3)过支点O作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如图所示
(4)比较a、b两图可发现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才发生转动,而小磁针的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所以是应该是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故答案为:(1)2.41;
(2)
青果学院                       
(3)
青果学院
(4)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或电流周围有磁场)
考点梳理
长度的测量;力臂的画法;透镜的光路图;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1)刻度尺的使用要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除过光心的光线之外的所有射向凹透镜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都会比原来发散一些;射向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3)根据力臂的正确画法作图,即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4)奥斯特实验的内容是: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能生磁.
(1)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能够判断出光线经透镜后变得发散还是会聚,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起发散作用的就是凹透镜,起会聚作用的就是凸透镜.
(3)知道力与力臂的关系,会根据力臂的正确画法画出力或力臂.
(4)熟练掌握奥斯特实验的内容.
应用题;作图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