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扳、玻璃、木扳、硬纸扳)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人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
声音时的实际距离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
泡沫塑料板
泡沫塑料板
、
木板
木板
、
硬纸板
硬纸板
、
玻璃
玻璃
.
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松软多孔
松软多孔
.
判断依据:
吸音效果好
吸音效果好
.
答案
泡沫塑料板
木板
硬纸板
玻璃
松软多孔
吸音效果好
解:由题意可知,如果距声源的距离越短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泡沫塑料板的距离为0.3m最短,故隔音性能最好;木板的距离为0.4m,隔音效果次之,而硬纸板的距离是0.5m,隔音性能排在第三位,玻璃材料的距离为0.6m,隔音性能最差;
由几种材料对比可知,如果材料越松软,并且小孔越多,隔音性能越好.
故答案为: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松软多孔;吸音效果好.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此题目把材料的隔音性能转换成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知道实验探究的是各种材料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性能;
分析隔音效果较好的材料,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法的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理解和应用.此实验过程虽不复杂,但探究过程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两种基本的物理方法.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
(2004·连云港)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2013·大丰市二模)如图所示,小明将看3D电影的两只镜片P、Q平行放置,把发光的白炽灯放在P的左边,分别在A(PQ之间)、B(Q右侧)两处透过镜片观察白炽灯.旋转P,A处亮度不变,B处亮度变化明显.把白炽灯换成正在工作的液晶显示器,旋转P,A、B两处的亮度均变化明显.下列推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
(2012·西青区一模)若给你一只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 )
在测量电珠伏安特性实验中,同学们连接的电路中有四个错误电路,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计,导线连接良好,若将滑动的变阻器的触头置于左端,闭合S,在向右端滑动触头过程中,会分别出现如下四种现象
a.电灯L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
b.电灯L亮度增加;电流表示数增大
C.电灯L开始不亮;后来忽然发光;电流表从示数不为零到线圈烧断
d.电灯L不亮;电流表从示数增大到线圈烧断
与上述a b c d 四种现象对应的电路序号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