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天,小明发现光亮的金属汤勺,并且它的背面可以呈现自己的像,如图1所示,并且背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为凸面镜的光学镜子,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

(1)他用多个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1所示,可以看见凸面镜对光有
发散
发散
(选填“发散”或者“会聚”)作用
(2)小明设计如下研究方案研究凸面镜的像: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多支蜡烛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玻璃前面某位置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然后再选择另一支
相同
相同
(选填“相同”或者“不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放在A的像位置上,把蜡烛B撤走用光屏承接蜡烛A的像,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表:
蜡烛离玻璃的距离 |
光屏上的像 |
玻璃后的像 |
很近 |
无 |
缩小 |
正立 |
较远 |
无 |
缩小 |
正立 |
很远 |
无 |
缩小 |
正立 |
(3)分析和论证:凸面镜只能成像
正立、缩小的虚像
正立、缩小的虚像
(填正倒、大小、虚实情况)
(4)小明知道平面镜对光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凸面镜对光的作用,那么凹面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呢?他又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即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则小风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C
C
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C、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D、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答案
发散
相同
正立、缩小的虚像
C
解:(1)由图1乙所示可知,可以看见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3)由图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4)首先提出了问题:凹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
然后进行了猜想: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故选C.
故答案为:(1)发散;(2)相同;重合;(3)正立、缩小的虚像;(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