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3·上海)小红和小华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p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了两种不同的猜想,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①小红猜想:△p与放入的物体所受重力G有关,于是选择所受重力不同、体积相同的三个物体A,B,C,先后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并测得△p.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
分析比较表一中△p和相关条件,可得:△p与G
无关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示意图 青果学院 青果学院 青果学院
G(牛) 28 24 20
△P(帕) 230 230 230
②小华猜想:△p与放入的物体所受浮力F有关,于是将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进入液体中,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经计算得出F,并测得△p.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二.根据表二的实验示意图和相关数据,
可以
可以
验证△p与F相关的猜想(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依据是:同一物体进入盛有某种溶液的同一容器中,
△p与F成正比
△p与F成正比

请填写实验序号9中的相关数据:F
22
22
牛、△p
550
550
帕.
表二:
实验序号 4 5 6 7 8 9
实验示意图  青果学院  青果学院  青果学院 青果学院   青果学院 青果学院 
G(牛)32 32 32 32 32 32 32
F(牛) 22 18 14 10 10 /
 F(牛) 10 14 18 22 22
22
22
△P(帕) 250 350 450 550 550  
550
550
 

答案
无关

可以

△p与F成正比

22

550

22

550

解:
①分析比较表一中△p和相关条件,可以看出三次放入容器中的物重G不同,但△p的增加量均为230Pa不变,因此可得:△p与G无关.
②在第二个方案的实验中,将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进入液体中,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经计算得出F,并测得△p.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因此,根据表二的实验示意图和相关数据,可以验证△p与F相关的猜想,依据是:分析表二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同一物体进入盛有某种溶液的同一容器中,△p与F成正比.
根据二者成正比的初步结论及实验示意图可以得出:序号9中的与序号7、8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因此所受浮力相同,也为22N;根据二者的正比例关系可进一步推出,△p应为550Pa.
故答案为:①无关;②可以;△P与F成正比;22;550.
考点梳理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本实验的探究目的是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p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明确表中所记录的各项数据与实验现象,找出对应序号中的控制量与变化量,最终完成题目要求的问题.
本实验探究的内容较为复杂,实验中的实际操作与测量会有一定的难度,实验数据也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头脑清醒,思路明确,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找准变化量和不变量,最终得出不同量之间的关系.只要理清思路,总体难度并不算太大.
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